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和粮农组织(FAO)发起非洲猪瘟全球防控联合倡议
2020年7月20日,罗马/巴黎– 猪肉是全球消费量最大的肉类,占全球肉类消费总量的35.6%。近年来,非洲猪瘟(死亡率可能高达100%)的蔓延致使猪肉行业陷入重大危机,造成猪群出现巨大损失,并产生了严重的经济后果。正在遭受非洲猪瘟影响的国家分布在非洲、亚太和欧洲地区,由于有效疫苗尚未问世,非洲猪瘟不仅破坏了动物健康和福利,也对农民的生计产生了破坏性影响。
“目前已有51个国家受到非洲猪瘟的影响。在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引发的艰难时势下,非洲猪瘟的持续蔓延更是加剧了当前的卫生和社会经济危机。”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国际标准和科学事务副总干事马修•斯通博士表示。
受非洲猪瘟影响的许多国家缺乏足够的人力、财力或技术资源,无法快速检测、应对和控制这种动物疫病。
粮农组织副总干事玛丽亚•海伦娜•塞梅说:”在全球化的世界,疫病可以跨越国界迅速传播,要想防止跨境传播并将影响最小化,最新科学信息的共享、国际合作和病例通报都必须做到及时。”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和粮农组织呼吁各国和合作伙伴同心协力,通过新的非洲猪瘟全球防控倡议,共同对抗这种致命猪瘟。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和粮农组织在动物卫生相关风险管理方面拥有长期合作经验,双方在联合制定的”全球跨境动物疫病防控框架”(GF-TAD)基础上制定了上述全球倡议,旨在促进国家、区域和全球伙伴关系,以加强防控措施,并尽可能减少这种复杂而具挑战性的疫病的影响。
非洲猪瘟全球防控倡议旨在:
1. 利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国际标准和基于最新科学成果的最佳做法,提高各国防控(预防、应对、消除)非洲猪瘟的能力。
2. 为非洲猪瘟全球防控建立有效的协调与合作框架。
3. 促进商业连续性,确保安全生产和贸易,保护粮食体系。
作为全球倡议的一部分,应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同时确保动物疫病通报透明,并投资建立有抵御力的强大动物卫生系统。
该全球倡议借鉴以往的区域工作成果,同时遵循了世界各地非洲猪瘟专家的建议。其目的是通过制定和实施非洲猪瘟国家防控计划,增强国家兽医服务部门管理风险的能力,让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结成合作伙伴。与利益相关者的风险沟通可有效应对与风险路径和高风险做法有关的问题,因此具有关键意义。
就全球而言,非洲猪瘟的持续传播对粮食安全、经济和农村发展构成威胁。它阻碍农业部门发挥其全部潜力,破坏就业创造和减贫工作,并抑制对养猪业的投资热情。因此,非洲猪瘟全球防控将有助于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特别是目标1(无贫穷)和目标2(零饥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