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0-2029年农业展望》预计,疫情将在未来数年抑制需求,并可能进一步破坏粮食安全
2020年7月16日,巴黎/罗马– 抗击全球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的斗争正给全球粮食供应链带来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劳动力市场、投入品行业、农业生产、食品加工、运输和物流可能出现瓶颈,对粮食和粮食服务的需求也可能产生变化。短期而言,疫情的经济和社会影响打破了全球农业生产和粮食消费总体积极的中期前景。根据经合组织秘书长安吉尔·古里亚(Angel Gurría)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于今日公布的最新报告,各国政府当前面临的挑战是制定平衡的政策,使其既能解决劳动力短缺等急切需求,又能为农业部门创造”重建更美好家园”所需的持久条件。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0-2029年农业展望》联合报告指出,未来十年的供应增长将超过需求增长,导致大多数商品的实际价格保持在当前水平或低于当前水平。在这一总体趋势内,供求驱动因素的波动可能会导致价格出现剧烈变动。同时,由于疫情导致低收入国家和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减少,预计在展望期的前几年,需求将受到抑制,粮食安全可能遭到进一步破坏。
不断增长的全球人口仍然是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尽管各国的消费模式和预期趋势因其收入和发展水平而各不相同。到2029年,人均粮食供应量预计将达到每天约3000千卡及85克蛋白质。由于全球饮食结构持续朝着更多动物产品、脂肪和其他食物的消费转变,到2029年,不论哪个收入群体,其一篮子食物中的主粮份额预计都将下降。在中等收入国家的消费者群体中,这一现象尤为明显,预计他们将减少主粮的摄入,用增加的收入购买更多高价值的产品。与此同时,在高收入国家,对环境和健康的关切有望支持动物源性蛋白向其他来源蛋白的转变。
开放和透明的国际市场对于粮食安全将越来越重要,对于进口粮食占卡路里和蛋白质总消费量份额很大的国家,这一点尤为重要。古里亚说:”完善的、可预测的国际贸易体系可以帮助确保全球粮食安全,让出口国的生产商生意兴隆。经验表明,贸易限制不是解决粮食安全的出路。”
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表示:”我们需要完善各项政策,增加创新和投资并提高包容性,以建设充满活力、富有生产力和抵御力的农业和粮食部门。”
未来十年,预计约有85%的全球作物增产将来自于产量提升,原因包括投入品使用的增加,对生产技术的投资,以及种植方法的改善。另外10%的增产量将来自每年的多季种植,只有5%来自农田扩张。预计到2024年,水产养殖将取代捕捞渔业,成为全球最重要的鱼类来源。全球牲畜产量预计将增长14%,快于预计的牲畜数量增长。由于庭院养殖减少,饲料效率的提升将被集约化养殖的增加抵消,因此,饲料的使用量将随着水产养殖和畜牧业生产的扩大而增加。
《展望》强调,面对不确定性,需要继续投资建设富有生产力、抵御力以及可持续的粮食体系。除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外,当前的挑战还包括东非和亚洲的蝗灾、非洲猪瘟的持续蔓延、更为频繁的极端气候事件以及贸易大国之间的贸易紧张局势。粮食体系还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饮食结构和消费者偏好,用好农业和粮食供应链中的数字创新。面对多重挑战,创新对于提高粮食体系的抵御力仍然至关重要。
假设当前的政策和技术得以延续,预计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每年将增长0.5%,表明农业的碳强度降低。畜牧业将占全球增量的80%。尽管如此,如果不付出额外的努力,当前的进展还不足以匹配农业部门为实现《巴黎协定》中的抗击气候变化目标所能够和应该做出的贡献。
+++++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0-2029年农业展望》提供基于证据的分析,支持决策者建设具有抵御力的全球粮食体系,以应对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农村生计和全球资源使用等长期挑战。《农业展望》是经合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粮农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共同努力的成果,来自双方成员国政府和商品专门组织的专家为报告的编写提供了意见和建议。该报告对国家、区域和全球农业和渔业商品市场的十年前景进行了一致性评估。